|
||
4月16日,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召集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召开会议,要求生产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监管收紧之后,行业风向立变。《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为避免触碰“红线日拉开序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在大大小小的发布会中,“安全”二字成为了不少车企以及供应链企业高管喊出的高频词汇。 汽车行业正在从此前狂热的智驾竞赛中“冷静”下来,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安全这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上。 记者注意到,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诸如“覆盖多场景且以安全为首要考量的驾驶辅助感受”“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最顶尖的科技”“安全到顶”“恪守安全底线、沿着更安全、更可信赖的技术路线演进的明确主张”等词句,成为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向外界传递的声量最大的口号之一。 与此同时,与往年不同的是,“无人驾驶”“高阶智驾”等词汇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出现的频率大幅度的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辅助驾驶”提法。车企高管也纷纷在公开场合谈及安全问题。 “内一致认为2025年将是中国的辅助驾驶普及的元年。然而事实是在智能化发展如火如荼背后,不少用户却因为使用辅助驾驶功能而降低了安全感,甚至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我们不得已面对一大灵魂拷问,智能化汽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作为车企,我们该如何造一个具备最高安全等级的智能化汽车给用户?如何能让用户在安全的环境当中享受智能化汽车带来的先进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我想这个答案既藏在如何造车里,也藏在如何营销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修惠在bZ5技术发布会上对记者如是说道。 董修惠认为,诸如“汽车正在由一个机械产品转化为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移动终端”“智能化的汽车就是软件定义汽车”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若把它们放在“安全的智能化”这个层面来看则有失偏颇。 在董修惠的认知里,安全从来不是指孤立的某一个配置、某一项功能、某一套系统,安全是一个生态,是包括先进的技术、卓越的设计、严格的品控、充分的验证、深厚的积累等要素在内的全方位的保障。 “一辆安全的汽车一定离不开强大的硬件支持。可以说,对于汽车而言是软件定义功能,硬件决定边界。一辆安全的智能汽车,必须要软件够强、硬件够硬,软硬兼施才能有所谓的汽车安全。”董修惠认为,要做到软件足够强,车企必须敞开大门、开放合作,只有吸纳了最先进的技术才能让产品具备领先的实力。 董修惠不是唯一一位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针对汽车安全用较长的篇幅或占用比较长的舞台时间发表看法的车企大佬。 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在车展期间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亦多次谈到“安全”二字。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一汽-大众的造车文化,那就是品质和安全。安全是底线,品质才是真正的豪华。客户是家属,不是小白鼠,在安全、品质上咱们不可以有任何妥协。从产品的研发初期到产品推向市场,我们从来不会拿客户来练手。”吴迎凯多次强调,在一汽-大众的字典里,安全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造车的必答题。“一汽-大众在智能化上转型比较慢,我们在燃油车辅助驾驶领域是思考得比较完整和全面的一家车企。”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管鸣宇和记者说,智驾技术的平权化离不开科学的传播及消费者教育。“这既包括技术方法,比如通过DMS(驾驶员监测系统)时刻关注驾驶员的注意力情况,以避免智驾能力被滥用;也包括合规、理性的传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消费的人熟悉当前的技术边界。” 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在喧嚣过后开始回归理性,一些车企开始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眼花缭乱的竞相炫技氛围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汽车产品本身。而那些一直将安全视作第一要义的车企则对当前监管部门对行业的纠偏行为拍手叫好。 “汽车行业这两年的营销环境特别嘈杂。除了‘卷’网红‘卷’老板,诱导性甚至误导性的营销也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导致不少用户对安全驾驶出现重大误判,因而产生了重大的安全风险隐患。这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格外的重视,并对规范传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对此我们鼓掌支持。”董修惠说道。 董修惠和记者说,多年来一汽丰田从始至终坚持诚意营销,以实际行动守护用户实际利益,坚决不夸大营销,更不采用误导性营销。在智能汽车宣传上,始终强调的是当下所有的智能化配置都是辅助驾驶系统,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要对车辆有绝对的掌控,驾驶员永远是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一汽丰田推出的重磅产品是售价13万元—16万元级的bZ5。其中,13万元级的550公里长续航版全系标配200千瓦电机;16万级的版本则配备了L2级辅助驾驶+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智能汽车的“超级眼睛”,能够解决摄像头在雨雪天气、夜晚等复杂场景下的感知局限问题。 此外,bZ5实施了115个严苛碰撞工况,并且全系标配超越同级的9个SRS气囊,能做到“全方位保护”。 电池安全是汽车安全的重要一环。为构筑电池安全问题,bZ5采用了车身吸能结构,确保发生碰撞后电池不变形;而其无电外壳,也能有效预防极端情况下电芯绝缘失效起火情况的发生;此外,bZ5下置集成式冷却器,这样一种材料材质更厚、综合强度更高,能保证冷却液不会漏至电池中,同时防止冷却器异常下冷却液泄露至电芯中等现象;此外,bZ5还搭载了过度充电监测系统,这一系统既可避免电池过充导致起火,又能让电池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辅助驾驶上,bZ5搭载了由Momenta飞轮大模型5.0+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合力构筑的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采用544Tops大算力芯片,33颗智能感知硬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城市和高速的导航驾驶辅助、泊车辅助等30余项功能。据了解,截至2024年,搭载Momenta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辆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0亿公里,相当于一位“超级老司机”连续驾驶至少2万年,这使车辆能做到精准应对各种复杂驾驶场景。 同为合资车企的一汽-大众在电池安全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吴迎凯和记者说,一汽-大众ID.车型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都会进行多达436项的安全测试,并且测试环境极度严苛,模拟了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极限用车场景。在寿命测试方面,一汽-大众ID.车型会进行1600次充放电循环,这相当于整车行驶超过30万公里,以确保试验后车辆电池容量衰减低于20%。 “最近,有关部门整治行业‘内卷’和虚假宣传的不正之风,从‘史上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出台,到工信部加强智驾监管踩下‘急刹车’,不准拿用户当‘小白鼠’的规定有望在全行业得到确认落实。这与我们从始至终以来的造车理念和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满足有关部门监管要求的企业才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吴迎凯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国大满贯男女单8强赛程 直播预告 评:女单世界前2第4第6第7均出局 养老金调整2%,调整公式,养老金2000元和6000元,涨钱差距有多大 特朗普称下周一将发布有关俄罗斯的“重大声明”,同日俄美外长会谈50分钟,细节披露 “孙老师”刚被抓,“彭老师”又来了!7-16万就能进名校?当心升学季“择校骗局” 粉色换紫色,苹果 iPhone 17/17 Air 共 9 款配色曝光 |
||